主導理論如何影響神經繪圖
- Claire
- 10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主導理論
阿列克謝·阿列克謝耶維奇·烏赫托姆斯基 ( 俄語 : 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еевич Ухтомский ;1875 年 6 月 13 日-1942 年 8 月 31 日)是一位俄羅斯和蘇聯生理學家 。他對科學的主要貢獻是主導理論 。
主導理論認為知覺並非被動,而是透過主導服從於當前的任務。我們只會注意到當前需要的東西,而忽略其他一切(有時會受到有偏見的解釋)。主導的特徵是惰性,它傾向於在長時間內保持並強化自己,即使環境改變或反應的先前基礎消失。這也使其成為一種記憶機制。已實現的主導會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留下穩固、有時甚至是不可逆轉的痕跡。
神經繪圖
神經圖形的方法,特別是神經線(Neurographic Line),就是一種旨在改變既有「主導模式」的機制。
• 打破定式: 神經圖形線的繪製要求「線條在運動的任何部分都不重複自身,並且我們將它引導到我們不期望看到的地方」。這種刻意的動作挑戰了舊有的、習慣性的主導(慣性思維模式),並啟動了尚未活化和連結的神經元區域。
• 創造新的主導: 透過系統性的繪畫工作(例如完成一個案例),可以累積足夠的神經網路,並設定精確的運作優勢焦點(working dominants),從而解決問題。
神經繪圖認為如果畫圖是根據本能來繪製,那容易是重複和強化現有的模式,不會有新的東西產生。 透過抵抗舊模式,探索了神經元尚未活化和連結的區域。新的神經連結正是在我們繪製神經圖形線並將其連接時被創造出來的。
因此神經繪圖可以啟動潛能與創造新的連結 。



留言